2012年7月16日星期一

通風設備-沈城將建天然通風道“通風換氣”

通風設備-沈城將建天然通風道“通風換氣”
 未來,沈陽城市的南北通風走廊將通風設備有助于更多新鮮空氣進入中心城區,同時盡可能多地將PM2。5等汙染物帶走,保持城市空氣的流通性。昨日,記者從沈陽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了解到,《沈陽市城市總體規劃》草案中的城市結構性綠地規劃正式披露。其中對打通南北通風廊道、建立三環、三帶及四楔生態帶做了詳盡規劃。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綠地規劃將有助于沈陽在發展城市經濟的同時保證生態系統的平衡,給市民創造綠色的生活空間。
  南北通道讓自然風貫穿沈城

  規劃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總體來講,沈陽是夏季吹南風,冬季吹北風。而構建城市南北通風走廊,是讓自然風貫穿沈城的很好方式。空氣得以流通的情況下,城市內和城市外的空氣進行置換,灰霾天氣、大氣汙染就能得到緩解,類似PM2。5等汙染物,能夠更多地被吹出中心城區之外。

  “沈陽新一輪的總體規劃將中心城區擴展到四環邊界,原三環周邊的郊區已成爲城市建設的熱點地區。所以結合城市發展的實際情況,對結構性綠地進行調整,以保證城市內、外綠化水系形成網絡系統,同時爲城市提供氧源並疏解大氣汙染。”沈陽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另外結構性綠地規劃還能防止城市建設用地拓展無序蔓延,讓城市分區域優化發展。綠地規劃采用“楔形綠地+環城綠帶”作爲結台北律師事務所構性綠地的布局模式,同時留出7條綠廊幫城市“換氣”。

  7條綠廊讓沈陽南北進風

  爲了讓南北通道順暢地構建起來,沈陽共在城市的南北兩側規劃了7條綠廊。未來這7條綠廊大多是低密度的綠地,寬度至少在100米以上,有助于幫城市“通風”。“城市半徑大,樓層較高的建築物較多,風就不容易吹進來。”規劃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所以規劃這7條綠廊,幫城市‘換氣’。”

  記者了解到,這7條綠廊由規劃河流、鐵路、較寬貫通的道路及其沿線綠地組成。其中南部綠廊有4條,由四環至渾河,分別是長大鐵路哈大客專沿線、機場高速公路渾南新城肉毒桿菌中央綠帶沿線、張官河沿線、楊官河沿線。北側綠廊有3條,由四環至北二環,分別是哈大客專-陵園北街北延長線沿線、長大鐵路沿線、輝山水庫-沈鐵路沿線。“如果沒有城市結構性綠地規劃,seo那麽在這些鐵路沿線的兩側,大多只留出10-15米左右的正常的綠化帶。”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解釋,而有了結構性綠地規劃,綠地的寬度被放大了很多。這7條線讓沈陽的南邊兩側都進風,可以很好地幫城市通風換氣,吐故納新,將汙染物吹到城市外,同時將新鮮空氣帶入中心城區。

  中心城區1/5以上都將是綠地

  此次規劃的結構性綠地總面積263平方公裏,占規劃總面積的21%,也就是說,中心城區1/5以上的地方都是綠地。另外這些綠地的分布都有詳盡的規劃,在四環路內形成“三環、三帶、四楔”的結構性綠地布局。

  三環指環城水系、三環高速綠化帶及四環快速背心袋路綠化帶。三帶指貫穿城市的渾河、蒲河及沈撫運河三條濱水生態帶。四楔指從不同方向由外延伸到城市內部的生態綠楔,將城市快速發展的區域和綠地相隔離,形成城市分區域發展的態勢。爲了增加沈城的綠化面積,未來還將在城市內增設區域綠道和郊野公園,形成與外圍棋盤山、東南部山區、遼河、蒲河、沙河等生態功能區和生態廊道緊密相連的生態網絡系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