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1日星期四
3D列印技術的步驟
助設計人員使用電腦建模軟體製作出產品的三維數字模型,再打樣根據模型自動分析出列印的工序,之後按下“列印”鍵,3D印表機就可以把它們列印出來。3D列印與傳統列印原理是一樣的,只是所用的列印原材料不一樣,傳統列印用的是“墨水”,而用於3D列印的原材料則必須是能夠液化、粉末化、絲化的塑料、金屬、陶瓷或砂等,在列印完成後又能重新結合起來,並具有合格的物理、化學性質。
(1)三維設計
三維列印的設計過程是:先通過電腦建模軟體建模,再將建成的三維立體模型“分區”成逐層的截面,即切片,從而指導印表機逐層列印。3D設計軟體是3D列印的數據源頭,RP3D列印所需的模型是由3D設計軟體創建的,國內的3D設計軟體包括cAD、中望3D、cAxA等。雖然目前3D列印的專用軟體不少,但更為直觀、簡單、實用的3D列印專用軟體還有待開發。
(2)切片處理
3D列印與激光成型技術一樣,採用了分層加工、疊加成型來完成3D實體列印。每一層的列印過程分為兩步,首先印表機通過讀取文件中的橫截面信息,在需要成型的區域噴灑一層3D列印特殊膠水,膠水液滴本身很小,且不易擴散。然後噴灑一層均勻的粉末,粉末遇到膠水會迅速固化黏結,而沒有膠水的區域仍保持鬆散狀態。這樣在一層膠水一層粉末的交替下,實體模型將被“列印”成型,列印完畢後只要掃除鬆散的粉末即可“刨”出模型,而剩余粉末還可迴樣品圈利用。
(3)完成列印
3D印表機的解析度對大多數應用來說已經足夠,但在彎曲的錶面可能會比較粗糙,像圖像上的鋸齒一樣,要獲得更高解析度的物品逆向工程可以先用當前的三維印表機打出稍大一點的物體,再稍微經過錶面打磨即可得到錶面光滑的“高解析度”物品。
2018年10月29日星期一
手板是什麼?3D打印機之自我復制
在3D打印機的市場化進程當中,曾有概念炒作階段,將其打樣誇大到無所不能,時到如今這類描述仍是不少人對3D打印技術的印像。其實,3D打印技術的前景和應用廣泛性毋庸置疑,但一項技術無論再好,只有真正成熟應用方能體現價值,市場才是檢驗技術的唯一標准。
行業的發展需要遠見,但理性才是前提,近年國內3D打印設備廠商的崛起,離不開對於後者的重視或回歸。而創想三維之所以能夠發展的如此迅速,很重要的一點也正是理性的市場戰略RP:注重品質和服務,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創新技術、針對不同細分領域研發3D列印產品,目前已涵蓋手板、義齒、珠寶、教育、廣告字、建築沙盤、個人DIY等眾多領域。
其中,手板制作作為3D打印技術的最初應用,將在本文簡單介紹一下。很久以前,工業樣品一般使用純手工制作,因此被稱為手板,由於現代工業的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樣品AM)、計算機數字控制(CNC)技術,以及近年不斷湧現的各類3D打印技術,如今手板的制作已經很少使用手工,對於現在的工業設計、產品開發來說,手板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可行性驗證
手板可以將設計具現化,便於外觀和結構的驗證。在屏幕上看起來效果很好的圖紙,實際生產出來可能很一般。此外,即使外觀設計真的很好,但一些細節結構可能會有問題,例如無法按預期運行、組裝或者脫模。如果沒有事先驗證,一旦出現問題,漫長的時間以及模具、人工費用浪費將是企業難以承受之重。
2、便於團隊協同
一個優秀的設計,往往是反復改進和推敲的過程,是一個團隊的結晶,手板模型有助於同事間的溝通或會議評審,便於更有效的收集建議和發現問題,同時也有助於其他部門對於正式量產的准備,輔助零配件的采購和生產,大大縮短開發周期。
3、便於營銷推廣
手板可以用來制作營銷材料和照片,許多使用手板進行新品活動的初始拍攝、經銷商活動、展會等,手板可以在產品准好幾個月之前拍攝照片,有利於搶占市場。此外,手板可以成為推銷產品的重要溝通工具,特別是對於大型產品(設備或建築)或抽像概念,便於客人更好的理解並加深印像。
逆向工程
3D打印技術的發展,為手板提供了另外一種優秀的解決方案。只需要將CAD設計導出為STL格式文件,傳輸到3D打印機,即可一次成型。3D打印機可以實現一些傳統機加工無法加工的復雜曲面或異形結構,並且無需考慮夾具以及專業的編程和值守人員。此外,3D打印材料的利用率極高,並提供了更實惠和多樣的選擇,工程塑料、樹脂、金屬,甚至是可以直接應用於鑄造模具制作的蠟模。
订阅:
博文 (Atom)